典藏珍寶 / 老天珠 Collectable, Antique, dZi beads
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
twitter Plurk Plurk
Sign in
購物車:
購物車清單
瑪哈嘎拉面具
其他
瑪哈嘎拉面具
產品編號:536-maskE

零售價格 NT 30000
購物數量
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!!
02-21001919
產品內容介紹

材質 : 木質 . 手工雕刻 . 彩繪 . 藝術收藏品

尺寸 : 約30 x 43 x 13 公分

敘述 :

瑪哈嘎拉(Mahakala)面具在藏傳佛教中具有深厚的宗教與文化意義,代表著護法神的形象,主要象徵保護、摧毀障礙與邪惡力量,以及引導修行者走向解脫。以下是有關瑪哈嘎拉面具的意義與由來的簡要敘述:

 

**意義**

1. **護法神的象徵**:

   瑪哈嘎拉是藏傳佛教中的重要護法神,屬於「忿怒尊」(wrathful deity),其面具以兇猛、威嚴的形象呈現,象徵摧毀無明、煩惱與魔障的力量。他的形象通常帶有多頭、多臂、火焰環繞,展現強大的威力和保護力,守護佛法與修行者。

 

2. **轉化負面力量**:

   瑪哈嘎拉的忿怒相並非單純的憤怒,而是慈悲的化現。藏傳佛教認為,忿怒尊以強烈的力量轉化負面情緒與障礙,幫助修行者克服內心的貪、嗔、癡,引導他們走向正道。

 

3. **儀式與法會中的角色**:

   瑪哈嘎拉面具常用於藏傳佛教的密宗儀式(如金剛舞或法會)中,僧人或舞者佩戴面具,通過儀式舞蹈(Cham Dance)模擬護法神的威嚴,淨化環境、驅除邪靈,並為參與者祈福。面具的兇猛形象能震懾惡靈,同時提醒修行者佛法的威力和無常。

 

4. **多種形象與象徵**:

   瑪哈嘎拉有不同形態,如二臂、四臂、六臂等,每種形態有特定象徵。例如,六臂瑪哈嘎拉代表六度波羅蜜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);頭頂的骷髏冠象徵無常與死亡的提醒;火焰背景則表示智慧之火,燃燒一切無明。

 

**由來**

1. **印度佛教的起源**:

   瑪哈嘎拉的原型可追溯到印度佛教中的護法神,特別與大黑天(Mahakala)有關。大黑天本是印度教濕婆(Shiva)的化身之一,後被佛教吸納,轉化為佛法的護法神,特別在密宗傳統中受到重視。

 

2. **藏傳佛教的發展**:

   隨著密宗佛教傳入西藏,瑪哈嘎拉逐漸成為藏傳佛教各教派(如寧瑪派、噶舉派、薩迦派、格魯派)的重要護法神。每個教派對瑪哈嘎拉的形象與修持方式略有不同。例如,格魯派特別尊崇六臂瑪哈嘎拉,而寧瑪派則常以四臂或二臂形態為主。

 

3. **面具的製作與象徵**:

   瑪哈嘎拉面具通常由工匠以木頭、紙漿或金屬精製,雕刻出兇猛的面容、突出的獠牙與怒目圓瞪的表情,搭配鮮艷的色彩(如紅、黑、藍)與火焰圖案,體現其神聖力量。這些面具不僅是藝術品,更是神聖的法器,需經過開光加持才能用於儀式。

 

4. **傳說與故事**:

   傳說中,瑪哈嘎拉是觀音菩薩或金剛手菩薩的化現,為了對抗魔眾與保護佛法而顯現忿怒相。例如,在某些經典中,瑪哈嘎拉被描述為降服外道邪神,將其轉化為佛法的守護者,顯示其慈悲與力量並存的本質。

 

**總結**

瑪哈嘎拉面具在藏傳佛教中是護法神瑪哈嘎拉的象徵,代表慈悲與智慧的忿怒化現,用以保護佛法、驅除障礙,並引導修行者。其由來融合了印度佛教與藏傳佛教的傳統,通過儀式與藝術形式展現其神聖力量。面具不僅是宗教法器,也是藏族文化中重要的藝術與信仰象徵。